杜口绝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杜口:闭口不言;绝舌:不说话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。
出处汉·焦赣《易林·否之簨》:“杜口绝舌,言为祸母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ù kǒu jué shé
注音ㄉㄨˋ ㄎㄡˇ ㄐㄩㄝˊ ㄕㄜˊ
繁体杜口絶舌
感情杜口绝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无言以对。
近义词杜口结舌、杜口绝言
英语keep mum(keep one's mouth closed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释)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释)
- 气充志骄(意思解释)
- 不三不四(意思解释)
- 来踪去迹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算尽锱铢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节哀顺变(意思解释)
- 见危致命(意思解释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释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歌舞升平(意思解释)
- 树欲静而风不止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勤学苦练(意思解释)
- 爱毛反裘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※ 杜口绝舌的意思解释、杜口绝舌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在线查询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风言影语 | 捕风捉影的话语。 |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| 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。 |
支支吾吾 | 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章甫荐履 | 冠被垫在鞋子下。比喻上下颠倒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大树将军 | 原指东汉冯异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语。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连珠炮 | 连续的火炮。比喻说话很快。 |
众建贤才 | 建:建树;贤才:优秀的人才。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 |
赤胆忠心 |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珠联璧合 | 珍珠联成串;美玉合成双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湖海飘零 | 飘零:飘泊。居无定所,四处飘泊。 |
欲速则不达 | 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 |
拳头产品 | 比喻企业特有的、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|
强颜欢笑 | 心里不畅快,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