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软心活的成语故事

拼音ěr ruǎn xīn huó
基本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,就是相信别人的话。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:“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,实指望能救,只是迎春语言迟慢,耳软心活,是不能做主的。”
耳软心活的典故
大观园内发现有男女性爱的图腾手袋,王夫人派王熙凤及管家周瑞的妻子等率团搜查,结果在迎春的丫鬟司棋房内发现大量男性用品。王熙凤盛怒要赶司棋出园子,迎春是个耳软心活的人,司棋也是白求了她,结果还是被清除出门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耳软心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大名鼎鼎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你一到京打听人家,像他这样大名鼎鼎,还怕有不晓得的。” |
浪迹江湖 |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迹江湖。” |
响答影随 |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17卷:“由是论之,罪福报应,犹响答影随,不差毫末。” |
荒淫无耻 |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 |
谦受益,满招损 |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 |
投石问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 |
万无一失 |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却说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种夸大,是不真实的。” |
唯物主义 |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 |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凡事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