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言不逊的成语故事


出言不逊

拼音chū yán bù xùn

基本解释言:话;说;出言:说话;逊:谦让;恭顺。说话不客气;没有礼貌。也作“出口不逊。”
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》:“图(郭图)惭,又更谮郃曰:‘郃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’郃惧,乃归太祖。”


出言不逊的典故

张邰原是三国时袁绍手下的一员战将。 袁绍有一次与曹操在官渡大战。袁绍派大将淳于琼督运粮草,屯积在乌巢。曹操于是赶往乌巢袭击淳于琼。 张邰劝谏袁绍说:曹操兵士虽然比我军少,但都是精兵,万一 淳于琼守不住乌巢,就糟了,我以为应该派重兵支援乌巢。 袁绍的另一名大将郭图说:张邰说的不是好计策。我看应该先 袭击曹操的大本营,这样,曹操一定会回去救援,乌巢之围便不救自解了。 张邰听了,不同意郭图的意见,说:曹操兵营易守难攻,不可能 很快攻下。如果淳于琼被擒,我们断了粮草,就输定了。 袁绍觉得自己的兵力远胜于曹操,于是采取郭图的方案,只派遣小部队救援淳于琼,而用重兵攻打曹操的大本营。曹操严密防守,袁绍无法将曹操的大本营攻破。曹决袭击乌巢成功,用大火烧了袁绍屯在乌巢的粮草,这一来,袁绍的军心动摇、不战自败。 郭图知道这次失败是由于自己的计策不当造成的,便采取恶人 先告状的办法,向袁绍诬告说: 张邰对吃了败仗竟然幸灾乐祸,说话也很傲慢无礼。 张邰知道后,生怕袁绍迁怒于他,于是投奔曹操。他对曹操说: 郭图对袁绍说我幸灾乐祸,出言不逊,我只能来投奔你了。 曹操说:你来投奔我,就像韩信投奔刘邦一样正确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出言不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天旋地转 唐 元稹《望云雅马歌》:“天旋地转日再中,天子却坐明光宫。”
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承璀受阃》:“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,大小三军,听吾命令。”
坐薪悬胆 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满天星斗 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雷霆驰号令,星斗焕文章。”
光前耀后 元·亢文苑《一枝花·为玉叶儿作》: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,扶汤佐周,光前耀后,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。”
逢人只说三分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
喜新厌旧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,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。”
花拳绣腿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69回:“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,戚光祖、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,走上台来,两边坐定。”
百无一是 宋·袁采《袁氏世范》:“至于百无一是,且朝夕以此相临,极为难处。”
扬威耀武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扬威耀武显神通,走石飞沙弄本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