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吐不快的成语故事


不吐不快

拼音bù tǔ bù kuài

基本解释吐:倾诉;快:痛快。不说出来就不痛快。

出处叶圣陶《在民间》:“庞怀着一腔的意思,又丰富,又热烈,不吐不快,故而高兴地这样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不吐不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不吐不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
冠履倒置 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第22卷:“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,不能制驭矣。至石晋尤甚,几有冠履倒置之势。”
倒果为因 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,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。”
痛定思痛 唐 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
章甫荐履 《文选 贾谊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荐履,渐不可久兮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风流才子 唐 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清润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风流才子多春思,肠断萧娘一纸书。”
视微知着
今来古往 唐·崔珏《道林寺》诗:“今来古往人满地,劳生未了归丘墟。”
因噎废食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