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材捷足的成语故事


高材捷足

拼音gāo cái jié zú

基本解释高材:才能高;捷足:迈步快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事敏捷。

出处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

高材捷足的典故

楚汉相争时期,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一直不分胜负,韩信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,蒯通劝他说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。”韩信却选择了帮助刘邦,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杀害。韩信到临死时才后悔没听蒯通的话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高材捷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迩安远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,远者来。’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多多益善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
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《湖南时务学堂学约》:“非有坚定之力,则一经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
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极重不反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
惹事生非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如今再说一个富家,安分守己,并不惹事生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