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多识寡的成语故事


才多识寡

拼音cái duō shí guǎ

基本解释才:才识。识:见识。寡:少。天资高,但见识少。

出处三国·魏·刘邵《人物志》:“今子才多识寡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?”


才多识寡的典故

三国时期,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跟着孙登旅游,孙登问他的意图,嵇康就是不回答。他们在一起游玩了三年终于要分开时,嵇康问孙登为什么不说话。孙登说他才多识寡,给他留下赠言:“故用光在乎得薪,所以保其耀;用才在乎识真,所以全其年。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才多识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吠影吠声 清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”
木本水源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犹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谋主也。”
含辛茹苦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
嫁狗随狗 宋 陈造《题六幺后》:“兰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。”
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《法言 学行》:“习乎习,以习非之胜是,况习是之胜非乎?”
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这是我命中注定,该做他家的女婿。”
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
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
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书,明药之体性,又须解如法炮制。”